微信矩阵

官方微信

扫码订阅

扫码开票

杂志内容

从西安到雄安:“漂”出精彩 ——水菱长篇小说《浪潮》读后

文/赵晏彪



浪潮.jpg


这是一部由“漂”在雄安的建设者、创业者、坚守者,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一部长篇小说。

2022年春天,接到中国作协办公厅和浙江教育出版社采写雄安故事的任务。当我手里拿着“采访信”找不到门的时候,马上想到了在雄安创作的西安作家水菱。早前初识她时,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热情、纯朴、正直、能干、人缘好,正所谓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”,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许多陕西作家朋友,比如中国作协的王巨才、周明、白描、白烨,陕西的贾平凹、陈忠实、吴克敬、穆涛,性格中都有“西北风”的特点;这也是我为何情急中选择水菱当联络人的缘故,可想而知,有了这个“本地”向导,我的采访任务完成得顺风顺水。

前不久收到水菱创作的长篇小说《浪潮》,让我马上想到美国作家斯特拉瑟,他创作的小说也叫《浪潮》。他们书名一样,两位作家的经历也有相同之处。斯特拉瑟当过记者,水菱在雄安也当过记者;斯特拉瑟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高中校园里的一个真实故事;水菱讲述的故事是“漂”在雄安六年的故事。水菱这部作品描绘的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,是与她有过交集的群体,有的人给予她帮助,有的人给予她麻烦,无论哪种人都给予她奋进的力量,给予她创作的冲动……

这部作品,以小人物突显大事件,写透“雄漂”们艰苦创业的历程,是一部接地气又反映出火热雄安的好作品。

细读《浪潮》,可用文字作引线,撞见水菱的快乐、贡献、收获,以及她的反思和感悟,也可以感受到她创作时的激情与烦恼,困惑与忧伤。

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水菱一个人走在街上,号啕大哭,我深知这是她的思念,对丈夫、对孩子、对故乡的思念;我也深知她的种种不易,白天要面对许多形形色色的人……一个人打拼,她所承受的非常人所能理解,而只有她一个人面对缺月星稀的夜晚,才又活回她自己,活回她那本真,她眼中的泪水是在向上天哭诉。

水菱为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写下拆迁日志,留下珍贵的影像和资料;也为一个企业又一个企业记录着在雄安的日日夜夜,血汗与荣耀;她创办陕西面馆,为一个又一个从陕西来雄安打拼的朋友,能够尝到遥远的家乡味道……

《浪潮》,让我看到了一群群充满奋斗激情又满含痛苦泪水的“雄漂”;《浪潮》,让我读到了一群群带着梦想,带着酸楚,带着不甘,带着顽强的意志力——创业在雄安、生活在雄安、不屈不挠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“雄漂”人。

“雄漂”,在这千年大计中你们能够占百分之几呢?但正是这些或许连名字都不会印刻在这千年大计的册子上,却像陕西那城墙一样,是由成千上亿粒沙子和成了泥,烧成了砖,垒就了城墙,成为千年不倒的丰碑。

我们看不到千年以后,但我们看到了当下这六年的雄安,荒地变楼宇,从无到有、从蓝图到实景,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,奇迹在“小人物”手中呈现!

水菱的小说让我很振奋,因为若茗、萧山、何牧田、婉婷……仿佛就是我当年采访的雄安的一员,在这波涛汹涌的浪潮中,“雄漂”是一滴水珠,虽然在大海的浪潮中见不到它的身影,但大海知道,浪花知道,天上的太阳知道,我也知道。

作为“雄漂”的水菱,一部《浪潮》是她对雄安的奉献,雄安人应该记住水菱,文学界应该记住水菱,同为“雄漂”的创业者们应该记住水菱!

水菱用六年时间写就这部长篇,这能说明什么?时间是最好的证明,时间是最好的评判。我期待着她不停笔,不停步,用不屈不挠的勇气,丈量这片让她激动、让她感怀、让她受益、让她流泪、让她不舍的土地。

土地,无论肥瘠;人群,无论忠厚与狡猾,它都是真实的呈现,只要你融入其中,用真诚以感动,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。六年不长,但一部作品的问世足以证明水菱在雄安找到了水源,找到了土壤,她这棵树悄悄扎了根,现在已经很茁壮了。小风小浪、小虫小害也折不断她,杀不死她了。

“雄漂”这个群体无疑是伟大的,是为雄安做出巨大贡献的,而水菱无疑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。坚强的水菱,不屈的水菱,增亮了“雄漂”这个群体的光芒。

祝贺水菱,祝福“雄漂”们。只要心如大海,自会人生精彩。